三峽開墾過程

      峽位台北盆地西南方大漢溪(舊名大嵙崁溪)在三峽西北方與大溪鶯歌交接處向北方流去三峽位於大漢溪入台北盆地之口境內丘陵山地縱橫只有在北邊大漢溪沿岸一帶有狹窄的沖積平原大漢溪兩大支流三峽溪橫溪在三峽境內匯流再與大漢溪匯集水利交通之便其地理環境負山帶水這樣的自然環境也提供了三峽日後發展的條件也就是說三峽曾經的繁盛一時與其自然環境的條件息息相關三峽舊地名的由來也與此有關三峽舊名三角湧地名起源說法很多如以自然環境來看可能是因為此為三峽溪橫溪大漢溪匯流處所挾之地略呈三角形"湧"為閩南語"浪"的意思名因地而生十分生動貼切

        在漢人未抵達之前此地和台北盆地各地一樣為平埔族之一的凱達格蘭族人所居住平埔族生活方式以採集漁獵與簡易農耕為主栽種小米玉米之類的作物使用簡單的工具沒有特別施肥或灌溉等照顧等到土地肥沃度降低後就放棄田地另找新地而居所以他們沒有固定的聚落也沒有土地私有的觀念土地屬於族人所共有。在大嵙崁溪的右岸近山區則有泰雅族人大豹詩朗等社散居其間。漢人移入後以進步的農耕技術開鑿水圳引水灌溉種植水稻以各種方式取得平埔族的土地漢人的墾殖範圍日漸擴大形成較大規模的聚落。漢人的入墾對於泰雅族人而言為入侵者因此時有泰雅族人出山殺害漢人的情事對於漢人而言防禦 須與墾殖同時並行這是影響漢人選擇建立大規模聚落位置 的重要因素。

        三峽鶯歌樹林昔屬海山庄相傳泉州人陳瑜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獲得開墾海山庄的墾照其招佃先到今鶯歌南靖厝開墾乾隆初年(1736)以後陸續有移民由對岸越過大嵙崁溪到隆恩埔開拓乾隆八年官方在此設龍恩租館乾隆十年(1745)庄民開挖龍恩陂(劉厝埔圳)灌溉隆恩埔劉厝埔等地田園乾隆十七年(1752)泉州安溪人李國開擇居三角湧溪旁的公館尾一帶開墾乾隆二十年(1755)安溪籍董日旭隨後而來開拓此地所闢之地遍及三角湧公館尾公館後礁溪八張中埔等地乾隆三十四年(1769)居民信仰中心清水祖師廟興建完成另一側橫溪地區亦有泉州人林姓劉姓蘇姓陳姓等入墾。三角湧地區的移民原有泉州人漳州人客家人其中以泉州人為最多特別是安溪縣人乾隆年間的清水祖師廟興建完成可見得三峽地區的安溪人已達一定的數目之後數年中安溪人先後與客家人漳州人發生械鬥客家人與漳州人分別敗走他地於是三角湧一帶安溪人的地位更形穩固 (F三角湧地區開墾路線圖)

        乾隆末年、嘉慶初年間三角湧地區人口聚增農產亦增漸漸形成街肆商業日漸興盛三角湧溪昔有航運可通行中小型帆船三角湧市街成為附近聚落農產與日用品交易買賣的集散地碼頭所在的位置據推測應在上帝公廟(宰樞廟)前方。台灣北部在同時商人紛紛湧至他們由大陸各大港購入台灣所需的物品並在台灣採購各種農產品輸出到大陸。乾隆五十七年(1792)清朝開放八里坌港,北部商業開始興起艋舺以優越的水運條件成為台北盆地貨物的集散中心。大菁 是淡水河流域最早的大宗經濟作物大菁是一種染料植物當時一般百姓穿的布衣便是由大菁所製成的藍色染料所染的,三角湧所產的大菁可經由水運輸出,又有清澈的河水可供漂洗染布,這些有利的條件帶動了三角湧染布業 的興起。此外道光年間世界市場對樟腦 的需求增加三角湧附近丘陵地開始有樟腦的採製1860年淡水正式開港外商更直接到產地之一的三角湧收購樟腦同治年間英商到台灣北部丘陵地調查土質與氣候發現十分適合茶樹 的栽培因此自福建泉州安溪運進茶苗,鼓勵植茶,三角湧附近的丘陵地茶園迅速擴展,茶葉採收後多由茶農自行加工成粗茶以三角湧街為集散地,透過街上的中盤商以船運沿淡水河而下送到大稻埕精製由淡水港銷往國外。在清末陸續興起的大菁、染布業、樟腦、茶葉的帶動下,三角湧街的商業繁盛一時街市規模也快速擴張。

         1895年三角湧發起抗日活動三角湧街在日人焚街後依原貌逐漸復建大正五年(1916)達脇支廳長推動三角湧街街區改正,將原本狹窄曲折的街道加以拓寬取直,統一採磚造騎樓大正三年(1914)三角湧街與鶯歌之間的輕便鐵道通車而後與附近丘陵的支線陸續完成促成茶葉木材樟腦煤炭等物產進一步的開發與輸出1920年地方制度大改革三角湧庄隸屬於台北州海山郡,三角湧改名為三峽。日治中期一連串的公共設施如:聯外道路的拓築三角湧公學校全台首家農會庄役場市場變電所公會堂公園戲院出張所(郵便局)等的陸續設立加強了三峽的生活機能使三峽轉化成中小型的市鎮。淡水河水運在河道日漸淤淺與1924年桃園大圳的完成後中下游河水大量減少而衰落1933年三峽橋的通車象徵著陸運 時代的來臨。1940年三峽庄升格為三峽街。日治末期,三峽的產業有了改變傳統的染布業式微煉樟與伐木也開採殆盡產量衰減只有茶葉與煤炭仍繼續生產並加入柑橘的栽植。

        民國三十五年改制為三峽鎮。光復後的三峽成長緩慢在民國六十年代全台各地邁入工商業發展時仍維持農業城鎮的風貌。鎮內的商業區轉移到民生街一帶老街則趨於沒落三峽在都市就業機會的強大拉力下人口呈現外流 的現象。三峽這個小鎮曾經因為優越的水運條件與豐富的物產資源興盛繁榮達半世紀之久但隨著水運條件的惡化與山產的日漸枯竭往日的繁盛成為過往雲煙地方耆老提起往事莫不感慨萬千。民國八十年以後的三峽有了重生的機會隨著台北都會區中心的人口呈現飽和人口逐漸回流北二高在民國86年全面通車後三峽的生活圈頓時擴大在交通大幅改善下勢必帶動各方面的建設發展目前國立台北大學更在加緊完工當中全面完工招生後結合周圍既有的與可期待的設施包括未來的捷運系統等人口勢必會大規模增加恢復甚至超越往日的繁榮應是指日可待。然而在現在與未來一連串的改變下三峽會不會逐漸喪失自己的風格? 發生在三峽土地與人的故事仍會是三峽人共同的記憶嗎? 未來的三峽還會是那個三峽人引以為傲的文化鎮嗎? 值得我們去思考! 這次的活動只是一個開始讓我們對過去的三峽有更多的了解! 並留下一些足跡與記錄!